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办、母乳性黄疸有什么办法
本文主要介绍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办(母乳性黄疸有什么办法),下面一起看看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办(母乳性黄疸有什么办法)相关资讯。
母乳是婴儿的天然营养食品,对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但是,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在母乳喂养期间,宝宝很容易患上一种叫做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黄疸疾病。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让我们来看看吧!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大多数情况下,婴儿出生时皮肤红润,但哺乳后不久就变黄了,但婴儿的健康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一般母乳性黄疸发生在出生后4-5天。正常足月宝宝,母乳性黄疸会在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对于以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婴儿喝下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制分解胆红素的酸,导致黄疸的持续。
已知大约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儿会出现母乳性黄疸。不过,宝宝爸爸妈妈们可以放心,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只是在哺乳期间肤色会偏黄。因此,宝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哺乳需求,放心地继续给宝宝哺乳。
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
据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婴儿在哺乳期间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大约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儿会出现母乳性黄疸。如果准妈妈想降低黄疸的可能性,下面这些关于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的内容可能对你有用。
1.妈妈孕期要注意饮食卫生,忌酒、热品,不要滥用药物。
2.为减少此病的发生,鼓励增加新生儿早期奶量,可增加新生儿体内热量,降低葡萄糖醛酸酶活性。
3.坚持少喂几次的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吸收,可以减少黄疸的发生。
4.应给予患儿保暖、增热、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黄疸加重。
5.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治。
了解更多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办(母乳性黄疸有什么办法)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