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保健知识、保健灸的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艾灸养生保健知识(保健灸的方法),下面一起看看艾灸养生保健知识(保健灸的方法)相关资讯。
张文韬,张博,李玉华,解放军306医院中医科。
编辑左天宇,品牌管理办公室
艾灸是利用艾绒烧灼体表穴位,借助艾灸火的微热、药物的作用和穴位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巩固体质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清代吴书《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而苦,温,熟而热,纯阳之性,能归拒阳,疏通十二经脉,行三阴,调理气血,祛寒湿.通过艾灸,它可以穿透经络,治愈所有疾病。艾绒制成的艾炷能补阳、温气血、通经络,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因此能达到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艾灸保健是自古以来的一种防病技术。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艾灸穴位。
1.神阙穴艾灸:神阙(肚脐)属于任脉,又称肚脐。艾灸神阙穴具有温补元气、健脾和胃、巩固恢复的作用。隔盐或隔姜灸常用于沈雪穴,多用于体弱者,可加强脾胃功能,预防疾病。艾灸神阙还可以治疗病后腹泻、便血、便秘。艾灸神阙穴对中风、角弓痉挛、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疾病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气海穴艾灸: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中线,肚脐下1.5寸。艾灸气海可以延年益寿,养生保健。春灸气海,秋灸可使关元三百强,生津。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痛、便秘、腹泻、遗尿、遗精、阳痿、遗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腹胀腹痛、哮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疾病。一般艾灸20~30次即可。
3.艾灸中的穴位:又称太仓,任脉之穴,脐上四寸。具有和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祛湿的功效。艾灸中脘可防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恶心、腹胀、腹泻、溃疡、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消瘦消瘦、四肢无力等胃肠疾病。温和灸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一般艾灸30~40强即可。
4.艾灸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穴,脐下三寸。关元穴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艾灸关元穴可预防和治疗阳痿早泄、梦遗遗精、遗尿通淋、尿频、尿血浑浊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及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产后出血、阴道胀满、腹痛、腹泻、下痢、脱肛、便秘等妇科常见病,以及疝气、水肿、中风综合症、各种虚损、肢体晕厥等各种胃肠疾病。
长期纯阳艾火温灸具有补肾益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等一系列作用。养一个健康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充满气,就可以长出万物,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就会健康长寿。
了解更多艾灸养生保健知识(保健灸的方法)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