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做手术有什么风险 高度近视做手术的危害
摘掉“酒瓶底”的诱惑与风险:高度近视手术答疑解惑
高度近视,就像生活中甩不掉的“狗皮膏药”,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还潜藏着视网膜病变等风险。近年来,激光手术摘掉“酒瓶底”的诱惑越来越大,但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度近视手术那些事儿,解答你心中的疑问,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
Q1:什么是高度近视?做手术有什么风险?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等于600度,伴有眼轴明显变长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甚导致失明。
目前,主流的高度近视手术主要包括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术两大类。
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屈光度,从而矫正近视。常见的有LASIK、全飞秒等。
晶体植入术则是在眼内植入一枚特殊的人工晶体,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高度近视手术也不例外。
激光手术的风险主要包括
术后干眼 这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术后3-6个月内逐渐缓解。但也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现长期干眼,影响生活质量。
角膜瓣移位、感染虽然发生率极低,但一旦出现,后果严重,需要及时处理。
眩光、夜视力下降 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夜间视力下降、眩光等问题,影响夜间驾驶等活动。
圆锥角膜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角膜过度变薄,视力持续下降。
晶体植入术的风险主要包括
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可能加速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眼压升高少数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眼压升高,需要药物控制或二次手术。
人工晶体移位虽然发生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可能需要二次手术调整。
Q2 高度近视手术适合所有人吗?哪些人不适合做?
并非所有高度近视患者都适合手术。
以下人群需谨慎考虑或不建议手术:
年龄小于18岁,眼球发育尚未定型者。
近两年近视度数增长过快,且不稳定者。
患有活动性眼部疾病,如角膜炎、结膜炎、葡萄膜炎等。
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影响术后恢复者。
角膜厚度过薄,无法满足手术要求者。
对术后效果期望过高,对手术风险认识不足者。
Q3 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做高度近视手术前,你需要进行一系列详细的术前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角膜地形图、眼底检查等。医生会根据你的检查结果,评估你的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你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停戴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需停戴1周以上,硬性隐形眼镜需停戴3周以上。
保持眼部清洁卫生:术前开始,用生理盐水或眼部清洁液清洗眼部,避免感染。
避免熬夜、过度用眼: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调整好心态: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Q4 做完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高度近视手术后,你需要遵医嘱使用眼药水,避免眼部感染。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一个月内避免游泳、跳水、拳击等剧烈运动。
避免眼部碰撞:外出佩戴防护眼镜,避免眼部受到碰撞。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隔40-50分钟休息10-15分钟。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视力恢复情况。
Q5 手术效果是的吗?会反弹吗?
高度近视手术并不能一劳永逸。
激光手术只是改变了角膜的形状,而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眼轴过度增长并没有解决。 如果术后不注意用眼卫生,仍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近视度数还是有可能反弹的。
晶体植入术虽然不受角膜条件限制,但也可能因为术后眼轴继续增长而导致近视度数再次增加。
Q6 手术费用大概是多少?可以用医保报销吗?
高度近视手术的费用根据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激光手术的费用在1万-3万元之间,晶体植入术的费用在2万-5万元之间。
目前,高度近视手术属于 美容矫正手术的范畴,不在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内。
我们想说
高度近视手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可以帮助许多人摘掉眼镜,提高生活质量。但它毕竟是一项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在做决定之前,你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利弊,选择正规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才能地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记住,保护眼睛,预防近视,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