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家庭教育发展论坛(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开幕会)
2021年12月22日上午9点,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由北京和文化心理发展研究院和成功之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本次论坛将于12月22日至12月26日在小鹅通、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进行为期5天5晚的直播;社交媒体合作平台微博心理和微博健康。《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本次论坛专家学者将对《家庭教育促进法》进行深入解读,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表达对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合影。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的嘉宾有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部长助理、本次论坛主席李连宁同志以及中国心理学会原CEO、梅健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主任,资深媒体人教师郎永春,中华女子学院(中华全国妇联)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霁干部培训学院)、教育部心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林丹华教授、中央社会科学与心理学学院副院长张宏川教授财经大学刘伟教授、江苏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催眠实践者马春树博士为本次论坛秘书长、成功教育董事长机构张然.李连宁主任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传统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正是为了保证这种社会背景下的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此外,李连宁主任还强调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采用正确方法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心理学可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心理学对于个人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也具有强大的国家软实力。”李连宁主任说。 “这个论坛为大家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机会。”梅健教授在演讲中提到,教育要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独特个性,也是人类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家庭应该是孩子们的避风港,让他们在受到伤害后能够康复。然而在内卷的压力下,家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推出,就是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让家庭和学校各就其位。家长应该放下焦虑。只有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养育出情绪健康的孩子,而情绪健康稳定是孩子未来在社会立足最重要的基础。孙世锦教授因防疫政策未能出席本次活动,他以VCR的形式送上了对论坛成功的祝福。专家学者在开幕式致辞中表达了对本次论坛主题的肯定和支持。随后,李连宁同志、梅健教授、郎永春老师、张继院长、张然老师共同上台,启动了中国好父母慈善成长计划。论坛组委会向家长朋友免费赠送礼物,《中国好家长成长计划系列课程》。本课程由成功教育机构历时13 个月开发而成。这是一门有30多个主题、50个小时、240多个育儿理念和方法的音频课程。以爱、道德、方法“三件事”帮助千万父母成为好父母。
开幕式最后,郎永春教授、林丹华教授、张宏川教授分别作了教育思想主题报告。郎永春先生在题为《数智时代的教育----一个大三学生家长的视角》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今天的时代已经很不一样了。在当今社会长大的孩子接触到的信息更多,有更多的选择,面临的压力也更大。父母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一起培养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同理心、童心,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题为《构建基于成长型思维的家庭教育新模式》的报告中,林丹华教授比较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拥有成长心态的孩子能够积极、自信地应对挑战,不惧怕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学习。继续下去,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红川教授在题为《家庭教育中的“认知迷思”》的报告中指出,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重视社会脑在教育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会戒烟,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独立。报告结束后,专家们还就网上观众家长和心理咨询师提出的有关家庭教育和行业现状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双减”后的教育形势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下的家庭教育热点问题,请关注“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公众号和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