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医学产品(氢医学科普)
一种具有巨大临床转化潜力的新型载氢分子成像探针。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较高的载氢能力,而且可以利用低频聚焦超声控制和释放氢气。它还可以针对缺血部位进行浸润。在心肌中进行精确的动态监测。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载氢探针有助于缩小小鼠心肌梗塞面积,恢复心脏功能,挽救存活心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主任杨伟及其团队完成的上述课题于近日发表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科学》。
11月18日,第九届全国氢生物医学大会在海口召开。会上,杨伟教授受邀报告了氢分子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展示了氢医学在心血管领域的重要价值。和前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约40%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0%的患者社会功能受限,近一半的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据有关专家介绍,氢分子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轻的气体。它是宇宙中含量最多、分子量最小的。其密度仅为空气的1/14,具有极强的分散特性。目前,氢能技术作为传统工业原材料和新兴燃料能源,在交通、工业、储能、建筑等产业链中不断拓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开始试验高压氢气治疗癌症。但由于存在高压、易燃等安全隐患,氢气的医疗过程并不理想。
据报道,进入21世纪后,日本学者首次发现微量氢气可以选择性减少细胞毒性氧自由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着效果。在多个基金的支持下,杨威团队自2009年起,针对氢气改善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课题,进行了长达14年的探索和研究。并相继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这些研究结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证实,氢气可以不同程度下调体内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达到抗氧化、减轻心肌损伤、逆转心脏重塑、改善心功能的目的。与此同时,杨伟团队还对家庭吸入氢气进行了观察和比较。上述系列成果已发表在《生命科学》 《国际医学科学杂志》等10余种国际专业期刊上,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国内外同行评审认为,杨伟团队为攻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引起的心脏损伤等问题提供了临床思路,有望以其选择性抗氧化、高效抗氧化等作用应用于未来的临床实践。通过渗透性、安全性、清洁性、低成本等优点得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