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贩子最新消息、号贩子最新
来自重庆的兰女士近日向媒体反映,自己一直无法预约到某医院,但她很快就通过黄牛预约了。有的患者花八倍的钱从黄牛那里买了一个电话,据说还可以指定专家和治疗时间。江苏宿迁的王女士也有类似经历。她从来没有注册过300元的专家账户,只能花900元从“黄牛”那里购买。目前,大部分医院实行挂号、实名预约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黄牛”抢占账户的情况。然而,近期卖号行为再次猖獗,一些不法分子成为“电子黄牛”,囤积账户。转售。
“账贩”是一个老问题,现在这个老问题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过去,“账贩”自己或雇人通宵达旦到医院挂号厅排队抢账。他们赚的是“血汗钱”,而且他们出售的账户数量有限。但现在卖号也有了“互联网+”,实体抢号变成了心理抢号。不仅抢号来源更多,而且可以跨地区抢号、卖号,影响范围显着扩大。在挂号大厅抓骗子、在医院安装摄像头快速锁定“号码贩子”等传统打击手段已经不再有效,甚至一些新手段也难以见效。既然卖账手段不断更新,那么整改思路也要同步更新。
首先,售号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整改需要用好技术手段。 “账号贩子”购买网速更快的设备,开发抢票软件,让账号来源一放出就迅速被“取消资格”;还有“账户贩子”攻击医院挂号系统,利用系统漏洞直接“锁定”账户来源。或者准确掌握信号源的流向,拦截大量信号源。对于通过技术手段售号的行为,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用技术对待技术”。完善医院挂号系统、快速锁定抢票软件等技术手段必须及时更新,技术上不能落后于“账贩”。
其次,与医疗反腐败相结合,整顿可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诸如“外面有技术人员抢账,里面有医护人员照顾”之类的狂妄言论,虽然不无夸张,但也反映了一些事实,说明少数医护人员和“账” “经销商”内外配合,才是这个顽疾的原因。治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只要这些“内部人士”被揪出来,卖账的难度就会大幅增加。应将医院倒卖账户的“内部人士”作为当前医疗反腐败的重点打击对象,以医疗反腐败为契机,切断账户来源的异常外流渠道。
此外,通过医改纠正贩毒顽疾的想法永远不会过时。只有构建真正的分级诊疗体系,才能大幅减少涌向大医院的患者;基层医疗水平大幅提升,鼓励更多专家经常下基层,大部分专家号分配到基层转诊改善远程会议、互联网诊疗,让基层患者看得到药以前只有大医院才有的……这些医改措施可以让大医院的账户来源不再那么热门,“账贩”转手的空间也将发生显着变化。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卖号现象。
“霍桑贩子”手段善变,整治首先要有不变的决心,做好打持续战的准备。但整风思路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只有准确把握“账贩”的动向,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账贩现象才会逐渐减少,最终“账贩”会因为无事可做、无利可图而黯然退休。